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

丝路基金的万亿杠杆

作者: 国际金融报
时间:2014-12-08

 酝酿一年的“一路一带”规划将于近期出台,这项关系到中国百年战略的宏伟计划,目前已在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之外,成立另一个向全球开放的投资平台——丝路基金。

  西方学者预测,“一路一带”规划仅在基础设施方面就需要超过20万亿美元资金。而丝路基金将成为其主要融资渠道,目前启动资金由中国提供400亿美元,中国将用这400亿美元,撬动全球多少万亿资本?

  处理“一路一带”沿路国家关系的俄罗斯联邦外联部独联体司副司长Dmitry Polyanskiy在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促进交流沟通有利于各国,具体到落地项目时,仍需要具体讨论,20156月或能有实质性进展。

  俄罗斯等主要国家支持中国带动亚欧非发展。“俄罗斯当然非常乐意中国‘一路一带’发展。俄罗斯西边的通道几乎被欧美堵死了,急切盼望中国能帮助打开东边的通道。”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义桅向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分析。

  中国国内改革建设已经开始受益。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从某西部的国家级新区了解到,目前该新区已经开始接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投资项目洽谈,期待丝路基金的落地进展。日前有消息称,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》已经完稿并上报中央,近期将公布具体内容。

  与亚投行的区别

  “一带一路”与丝路基金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,绝非简单的经济援助,而是通过互联互通为大家的发展创造新的重大发展机遇,提供更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

  作为“一带一路”的姊妹篇,丝路基金与亚投行,有什么区别,又怎么合作?

 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赵江林对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表示,就资金的来源、去向而言,“丝路基金的关注对象则更广,不仅在亚洲,而且是向整个沿路沿带国家开放。”

  此外,就投资领域而言,亚投行集中于基础设施,而丝路基金更多元。就资金管理方式而言,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的金融开发机构,要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,而丝路基金的性质是基金,可能更倾向于投资。

  就丝路基金的战略定位,习近平曾表示,“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,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,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、公路项目。”丝路基金如何运作?中国官方的态度也很明确,习近平也说过,丝路基金是开放的,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。

  “‘一带一路’与丝路基金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,绝非简单的经济援助,而是通过互联互通为大家的发展创造新的重大发展机遇,提供更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。”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说,中国甚至不要求占最大股份,中方领导人在各种场合都阐述一个观点:在任何机制下,我们都不谋求绝对的主导权,要占最大的股份。

  因此,丝路基金的官方任务很明确: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、资源开发、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进行资金支持。市场普遍认为,基金先期将以交通、电力、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投资为主。

  不过,长期来看,基础设施只是“之一”。赵江林分析,从使用方向来说,丝路基金会在硬件上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,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。“虽然地区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短缺、投入不足,但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。听名字就知道,它专门投资基础设施,只解决这个领域的问题。而丝路基金跟亚投行有一定的差异,它的涵盖领域要超过后者,它是多领域多范围的。”

  “越到后期,丝路基金用在软件方面建设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。” 赵江林说,“特别是在前期阶段,人员的交流培训、能力建设方面以及机制建设方面肯定会设置一定比例的投入,这样才能进一步密切参与合作的成员之间的关系。所以我想,丝路基金的使用应该是全方位、多元化的。”

  当然,基金具体的操作仍需各方讨论。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分析,“亚投行是一个小多边的国际性金融机构,有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机制,而丝路基金目前还是一个雏形。我们投入的400亿美元只是一个先期的启动资金,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成员方共同投入资金建立起来。至于基金的具体模式是由成员方共同协商,还是建立一个单独的机构,或者委托某个国际金融机构去管理,也还需要大家去讨论。”

  “丝路基金肯定不是一个固态的资金池,而是一个发挥多种作用的巨大杠杆。” 刘晨阳说,即使同样投资基础设施投入,基金的投资方式也会比基础设施投资银行,更多利用杠杆作用。“丝路基金会采取金融创新的方式来发挥杠杆作用,比如发行债券,通过公私伙伴关系(PPP)撬动民间资金等方式,使资金链更能满足大型基建的需求。”

  民间商机几何

  基金与银行不一样,银行还有大股东、董事会等限制,基金更加灵活,如此庞大的项目一定会采用PPP(公私合营)的模式。如此一来,民营资本的商机就来了

  “将来丝路基金一定会给民营资金带来巨大机遇,而且其带动的相关产业,也是国内各产业公司的重大机遇,比如基础设施建设、能源、通信、互联网、文化旅游等。”王义桅在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时分析。

  王义桅刚从拉丁美洲考察归来,他向记者分享了拉丁美洲的经验,“国际资本都是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,早已不是以前理解的国际投资。比如中国就是美洲开发银行的会员,投资拉丁美洲建设。丝路基金也将采取类似思路,不仅沿线国家会参与,包括美国的跨国集团和基金、投资银行,以及挪威、瑞典、加拿大等国主权基金,都会被欢迎加入。”

  王义桅分析,丝路基金将比亚投行更方便民间资本参与,“基金与银行不一样,银行还有大股东、董事会等限制,基金更加灵活,如此庞大的项目一定会采用PPP(公私合营)的模式。”

  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也强调,项目的长期性决定了大型战略投资者才是重点。张燕生说,判断这个基金如何运作,首批投资将投向哪里,要分析将来的基金构成,也就是要看投资人的意向,而丝路基金是长期投资,基本不可能吸引国内的中小投资者,肯定是长期出资的投资人,比如保险公司、养老基金等。

  那么,资金缺口究竟有多大?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数据显示,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期间,亚洲地区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资金,才能支撑目前的经济增长水平。而有西方学者透露,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要完成其在亚太区域的基建使命,可能将需要提供的融资规模为21.1万亿美元。

  仅以铁路建设为例,根据规划,未来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区域铁路线路总长已在1万公里左右,按照目前每公里建设3000万-5000万元的投资额来看,预计涉及总投资在3000亿-5000亿元,假如分35年建成,一年就是1000亿元左右的规模。

  倒逼国内改革

  丝路基金的背后,是中国庞大产能、资本向外走的内在压力,这正是新一届政府以“以开放倒逼改革”策略的缩影

  丝路基金虽是对外铺设,但国内改革仍是重点,这正是新一届政府以“以开放倒逼改革”策略的缩影。

  中国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,给人民币、经济调整带来巨大压力。中国资本有多急需“走出去”?商务部部长杨虎城撰文称,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积累了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,而对外直接投资大概只有5000亿美元,资本的配置不够合理和多元化。而资本走出去,是产业链走出去的基础。

  处理产能过剩,以方便产业升级的产业,将是另一个重点。因此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建议,现在国内产能过剩现象严重,很多社会资金没有合适的投资领域,这些社会资本可以跟着国家战略参与丝路基金。

  那么,国内哪几个省将最受益?边疆省市、已经开通铁路的省,尤其是本身资本能力也较强的省份。“陆上铁路已经开通的渝新欧(重庆、成都)、汉新欧(武汉)、义新欧(义乌),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泉州,包括广东、香港等。而与交界的云南,丝绸之路上的陕西、新疆,自然是题中之意,但问题在于它们的资本力量不强。”王义桅说。

不过,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,要做好“放长线钓大鱼”的准备,因为实质性的项目收益,可能至少要3-5年时间。“大概需要三五年,把合作建设的基本框架做出来,把铁路等项目启动起来,在支点性的关键国家,比如连接亚欧非的土耳其,实施示范性项目,而不是撒胡椒面。‘一带一路’建设是几十年的宏伟工程。”王义桅向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分析。

 

来源: 国际金融报

地址: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 邮编:110022 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综合办公室:024-25852950 经营管理部:024-25872276/25851536 E-mail:srif@chinasrif.com 

辽ICP备05018365号 辽公网安备 21010602000075号

主要从事铸件方面的研究,开发,技术推广及产品生产加工.  技术支持:北京信诺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