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进新征程|身边的榜样·沈铸所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风采展示(一)
沈铸所的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每一位职工的辛勤努力和辛苦付出。在研发阵地,他们凭智慧的火花,点燃创新引擎;在生产一线,他们靠辛勤的汗水,浇灌累累硕果;在检测领域,他们以严谨为盾,抵御品质风险;在财务战线,他们用数字为剑,为企业保驾护航……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。今天的《奋进新征程|身边的榜样》专栏,让我们共同走近沈铸所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,倾听他们的先进事迹,感受他们的奋进力量。
一、财务中心 汪丽杰
汪丽杰,中共党员,高级会计师,财务中心主任。作为部门团队成长的“引路人”,公司财务安全的“守护者”、提质增效的“开拓者”和战略决策的“智囊团”,她在本职岗位上辛勤工作、勇于创新,多次获得集团、公司“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
2024年,汪丽杰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,以经营策略为导向,细化工作措施,优化结算方式,严格控制资金成本,充分保障了生产经营和技改投资的正常运转;同时,她积极组织、协调司库平台建设工作,不断促进业财融合和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。她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财务工作中,以财务视角赋能发展,用数据思维驱动未来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财务华章!
二、特钢部 李景明
李景明,工程师,特钢部部长助理。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不断充实提高自己,以实际行动帮助部门实现降本增效。
2024年,李景明全面负责哈电、东电等客户的项目对接和进度跟踪,在与客户的对接中,他不断优化产品技术服务,多次化解产能不足、质量波动、产品拖期等潜在风险;在推动解决精加工导叶缺陷修复、缸体类产品打压、导叶臂装配同钻铰等多方面问题的过程中,他发挥了重要作用,保障了产品的如期交付。他在2024年申请公司新产品一项,参与的《特钢部机匣QC小组——减少不锈钢机匣T型连接区的裂纹》获沈阳市QC小组一等奖。他不仅助力部门在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,更以青春动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力。
三、检测中心 于涵
于涵,高级工程师,检测中心科研组长。他所在的智能检测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创新最前沿,坚持以科技力量推动铸造行业转型升级。
2024年,在某型号叶片检测任务中,于涵及其团队创新性地应用了深度学习算法,设计了高柔性的检测工装,并对检测工艺进行了优化,仅用2天时间便完成了原本需要10天才能完成的检测任务,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。于涵及其团队在AI+工业CT、AI+数字射线、AI+显微金相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,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,发表SCI论文6篇,授权发明专利7项,研究成果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叶片、航空发动机机匣等高端零部件的质量控制中,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
四、铸研科技 马先鹏
马先鹏,铸研科技工艺设计员。工作中他始终秉持"创新引领、效率优先"的理念,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作为铸研科技技术研发团队的核心骨干,2024年,马先鹏与团队累计完成了60余项新产品的研发任务。面对前油箱项目中的铸件变形技术难题,他牵头组建专项小组,通过系统分析和多次技术评审,不仅攻克了技术难题,还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。在工艺创新方面,他深入分析传统设计流程瓶颈,创新性建立了标准件库和制图模板,这一改进使工艺设计周期从5天缩短至2天,效率提升60%,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地址: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南街17号 邮编:110022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综合办公室:024-25852950 经营管理部:024-25872276/25851536 E-mail:srif@chinasrif.com
辽ICP备05018365号 辽公网安备 21010602000075号
主要从事铸件方面的研究,开发,技术推广及产品生产加工. 技术支持:北京信诺诚